起因:有师兄推广过程遭到质疑并发生口角,内心愤愤不平。一呆师兄及很多同修加入讨论。
马哥:怼人也是一门学问,你如果因为别人一句话就气的头昏脑胀就找不到重心点了
汤汤:下次可以尝试,反问他。他以为大道是什么?
在我们眼里,道是一步步走出来验证出来的,不是嘴巴巴拉巴拉就能有的。
加入一字堂,咱们免费传授,不收一分一毫。
做作业,也是在证明自己的态度。有人教,有人肯学。
有何不可?
至于入魔,魔在人心。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
只要脚踏实地,不做梦,哪里来的入魔?
马哥:看的出还是有点意难平,如果消化不了,那就怼回去,修行可不是让你做老好人
汤汤:看多了就会习惯了
这句话,是在去年,一个人疯狂怼我修行的时候。我当时尝试解释,解释了两句,没用。
我就觉得没必要了。让她自己发挥。
然后隔了两天,碰上以前一个一字堂读书群内,被踢出去的还是什么原因离群的。
对一字堂愤愤不平,天天群里巴拉巴拉,想要拉着我认识的其他师兄开泥丸,开天眼啥的卖课的。
第二次我看不下去,说她了。跟我杠起来了。
第二天一早,脑海里浮现的这句话。问了小巫老师,小巫老师说是灵感,也是仙师给的。
这种类型的事情,是涨经验也是魔考。
不要尝试改变傻子傻子要会变,也不至于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要做的,从这件事,学会了什么。
怎么保留自己的精力跟时间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飘雨:任何一种新思想的发展都要经过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更别说是这种颠复性的对于人类来说玄之又玄的话题,人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在没有前例之前,质疑者很正常。要让世人相信修仙不是迷信而是科学,就要拿出证据,理论,成功的例子,缺一不可。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读书群里引导,这也是我前几个月一直以物理,以共振,以声波,光波,意识来解释修仙原理的原因
而外来者看个一麟半爪,当然会领悟不了
而这也走在前面的师兄们,作为引路人,任重道远的原因
我们有例子:有一定成果的师兄们身体变好,还可以给家人治病
而理论要随着实践一步步的推进和完善
我们这里的每一位师兄弟都是种子,火种,各位师兄,任重道远,加油吧
而如今,在缺少系统的理论和修成的例子之前,确实不宜大范围推广,从修好自己,影响身边的修行人做起吧。
相信走在前面的师兄们,小巫师父,知白师兄还有早些修行的我们,几年后就有人修出来了
要对自己有信心哦!
知白师兄:我之前也被人踢出过群因为我说修行其实可以不拜师,经典就是入门实修的引路灯,以经典入门可分辨其它所谓的大师真伪从中分出明师而非名师。结果引来一堆以拜师为名而行敛财之实的人愤慨。
一呆师兄:首先请允许我用“傻逼”一词来略作说明。
当你骂别人傻逼时,则你自己与傻逼又有何异?
这可以从好几层意思来理解。
1,你都知道对方是傻逼了,你还和对方理论,你不是傻逼吗?
2,你连傻逼都应付不了,你说你是不是也挺傻逼。
3,当你回骂对方傻逼,才能发泄心中不满,被八风吹动,而不知自省,大道理听闻甚多,此时全抛诸脑后,是不是也挺傻逼。
4,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我们都是傻逼。
飘雨:一呆师兄这个境界,很多人还需要好多步才能做得到
但是,我们修行,当应做到喜怒哀乐皆由心所发,发出来就好了,雁过无痕才是对的!
我们又不是和尚,我们要修的是红尘中的七情六欲的平衡!
我哭我笑我怒我乐都不许了,gou pi不通!
一呆师兄:平衡,不是随心发泄自己的情绪。
由心而发就是对的吗?
那也要首先要问问你的心
这道理我以前讲过,比如,我都是为你好……如何如何
你都是为他好,就是真的好吗?
飘雨:不然的话憋成内伤?!
罗栅琦:我感觉你们处于不同纬度,一个是随心随性的修行人
一个……不知道怎么说,类似古人的大能吧,已经处于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高度
其实你们说的都没问题
都对
你们处的纬度不同
一呆师兄:“都对”不是的,你这是和稀泥。
罗栅琦:我反正觉得你们的东西不是同一个
因为她是站在修行人立场
而你(一呆师兄)是站在各种经典熏陶出来的大能立场
捷:心不明,何以知道是欲望推动,还是真的是随心随性
三参子:认识的高度不同了,你还会憋成内伤吗?你把他看成“傻逼”,你还会为他生气吗?
一呆师兄: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追梦人:这世间,他人对你的不理解、时误会、理解的偏差,十有七八是会即生即消的,事过几日,他人不再挂念,你也不必在意的,只有一少部分,是需要去解释说明的。如果一个人凡事惶惶然,是无法身心自在地生活的。
飘雨:一大堆经典傍身,没有修证,又有屁用?!
经典可也是前人编出来的!
而前人已经经过修证了的!
天天摇头晃脑,经上解经头上安头!浪费时间!
读经和实修实践应该同步才对
一呆师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捷:如何实践是个问题
经书内容见过很多师兄讲解,但是要自己做的时候,总会马后炮
飘雨:好吧,读经还是要读的,别听我这个理科生的
熟读经典,其义自现!当你修到相应的地方,就会有:哦,原来如此
这是知白师兄硬逼着读出来的验证
一呆师兄:淡乎其无味。而不是狂热。
“如何实践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也讲过
可见讲道理的作用很有限,还得自己修证。
捷:给别人说的是头头是道,轮到自己就总差一点
优尔:“这个问题我也讲过”不在意别人的赞许,批评。心如止水
捷:哦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不会实践,是我给自己定了个标准。要怎么怎么样,才是实践了
一呆师兄:大家对于修证,理解较为狭隘。以为一定是练功法,甚至必须是某种功法。
练了功法之后,有了一点感应,就似乎高人一筹。
这都是心魔
比如读书的,读了几天书,能随口背几句经典,就觉得高人一筹。这也是心魔。
八风吹不动,这我第一天就讲了。
所以道理不是用来讲的,懂了也不是真懂。做到才算。
做到,就是修证。
说到不如做到
捷:我问题应该是书读的不够多
一呆师兄:不是读的不够多,是能用上的太少。
飘雨:心正,而随心所欲,就这几个字而已!
忸忸怩怩,道貌岸然,之乎者也的老夫子最招人讨厌了
敢爱敢恨,恣意洒脱,方是我辈修行人!
一呆师兄:那你这还是被情绪左右
飘雨:不,情绪是奴隶,要能驾驭,而不是退让和逃避!
一呆师兄:其实你很多时候是被情绪驾驭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先天禀赋不同。见物不齐,是很正常的。
飘雨:师兄你随便对一个人下结论
跟你以往所有的聊天不相悖了吗?!
一呆师兄:一点都不随便,我是犹豫了半天才鼓足勇气说的,我怕你骂我狗屁。
心静:还犹豫,都是后天识神作祟
一呆师兄:你说的也对
心静:所以恕我直言都差的远呢
但傻逼那个分析的不错
一呆师兄: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境界上说话做事,你所见的我,并不是我。而是你认为的我。
心静:如此的分别心,情绪化
一呆师兄:你用你的情绪看我,其实看的是你自己的情绪。所以真正的答案在自己心里
心静:自己都没把自己整明白,更不会去认为别人是怎么样的了,就事论事
飘雨:辩过就好了,姑娘我读经练功去了,各位继续
一呆师兄:既然如此,哪又为何说我呢?
心静:就事论事呀
一呆师兄: 所以你们认为这是辩论,落入空谈了。
心静:情绪好难时时都驾驭,哪怕有一次能驾驭,都是进步了
一呆师兄:我所做所说,不是为了辩论,因为辩论没多大意义,我对比也毫无兴趣。
只是想用我的修证,给大家提供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所以大家看过我所说的,要往道上会,千万不要觉得我是在讲道理,那就没意义了。徒费口舌。
汤汤:人怎么可能会没有情绪的呢。又不是机器。只要是人都会有情绪,只是情绪波动大不大的区别,人会不会被情绪带着跑的区别。
一呆师兄:平平淡淡才是真。不是没有情绪,而是等闲视之。
汤汤: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自己没有情绪,而是情绪来的时候,稳稳接住它,转化它。
一呆师兄:是这样的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学到了就往事上用
下一步就是无需转化
勿忘:师兄分享一下,怎么转化的
一呆师兄:比如有人骂我傻逼,他说的对,我就是傻逼,无需转化。
小孩子不知道骂人是什么意思,用骂人的话来对你说,你不会生气。无需转化。
同体大悲
汤汤:我的日常操作。就拿情绪来说,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去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的不对劲(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有些情绪,相对来说,很影响处理事务或者事态的发展。)这时候,先做到,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它的存在。接纳它之后,要么就观它,不作为,让它淡化。
要么就去解析这份情绪背后的原因。我为什么生气?我为什么XX?
解析之后,去化这个根源。如何化解呢?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这个实践,并非需要去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只要人还活着,情绪自然会有,只是说波动大不大,可以不可以自己化解的区别而已。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一次次地察觉,发现根源,去自我化解之后,下次同样或者类似的事情或者言语,是起不到引动我们这类情绪的作用的。
也通过这个方法 去察觉自我的潜意识里的结 从而化解
一呆师兄:挺好。期待你更上一层。
灵璃:转化情绪是什么意思
汤汤:情绪是一种能量 会转化 会转移 唯独不会消失。但是很多人
总以为 把情绪压制到消失
或者让它消失。我个人认为 转化情绪 就是让这股能量 为我所用
一呆师兄:这是方便法门,不究竟。但刚开始可以这样。
罗栅琦:我现在生气也不憋着,害怕憋着问题更大,直接就发出来
一呆师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汤汤:尤其那种潜意识里 自己不知道的 无缘无故起来的情绪 更是大作用
是可以调节我们自身 增进自身的好机会
但是如果察觉力不够
或者执行力不行
就会被带着跑
无限循环
一呆师兄:所以要定
汤汤:骂人何不是在骂自己
一呆师兄:不是觉得他在骂人,而是我真的是傻逼。我确实觉得我就是傻逼。
汤汤:我个人理解,就拿情绪来说,顺着情绪走,这就是顺,顺着情绪走,结果可想而知。无非事上冲动,事后懊悔。或者情绪上来 口不择言 ,伤人伤己。
可若是通过情绪这个引子,去探究根源,把根拔出的这个过程,就是逆。逆了人就在长进。
逆者生,顺者死。人的生老病死也是顺。修炼就是逆。
一呆师兄: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罗栅琦:就和那个苏东坡和和尚的对话一样。和尚说他是佛,苏东坡说他像屎。
灵璃:这里的母与子指的是去察觉情绪谈话寻找源头吗
捷:母是源头,子是表现出来的
一呆师兄: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不专指某事某物。
汤汤:也就是 寻求本质
就像生活中的夫妻关系
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那些家务你都不懂帮忙做吗
真的只是在探究关心跟家务的问题吗
不
背后是心理上的缺失与需要
但是很多人 往往看到的 都是表象 他在指责我
吵架就是这样子来的
一呆师兄: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当你看到水杯,看到花盆,看到车轮,或者看到太阳、月亮。你便知道它们都是圆形的。这个抽象出来的圆形,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即使你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认为它脱离了具体事物,但它依然要依附于黑板才能体现。同时这个抽象出来的圆形,又在一切圆形的物体上显现出来。你可以说水杯是圆形的,但你不能说圆形的就是水杯。如果你说圆形就是水杯,那么这个圆形就被规定为一个具体的事物,不能再代表其它了。
此即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亦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圆就是一,盘子,杯子,碗,就是万法。它们都是圆的,就是万法归一,圆通过这些东西体现出来,就是一归万法。
方便说法,不究竟,大家批判学习。
所谓转化情绪,就是你还不太能接受,还在产生对抗。如果开心量如同黑洞,还有啥不能接受的。
声明:本站可能有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用户上传内容不构成参考意见或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及时删除。个人发布虚假信息或产生侵权责任由发布信息个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