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说明
作者简介:
邵伟华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易学研究者,1936 年 12 月出生于湖北鄂州市,为宋朝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 29 代子孙。他人生经历丰富,涉足工、农、商、兵、党、政等多个领域,后投身于易学、四柱、建筑风水以及破译人类命运基因密码等易学领域的深入探究。

1987 年起,邵伟华活跃于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发表多篇论文。1989 年,他成为国际易经学会会员。1991 年,应邀前往新加坡、泰国讲学,荣获新加坡授予的 “易坛泰斗” 荣誉称号,并于同年被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1993 年,他在湖北创建了 “鄂州市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4 年,创立广东邵伟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995 年,他被列入《世界十大异功奇人》。此后,他在 1996 年创刊了中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学术杂志,同年 12 月召开了中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 “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1997 年,他被列入《世界名人录》。1998 年 11 月 8 日,邵伟华与夫人陈园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联合国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同年被列入《世纪名流》。1999 年,他获得四项国家专利。2002 年 5 月 27 日,他向家乡捐献 40 万元人民币用于兴建寺庙 。

邵伟华的代表作有《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等。其中,《周易与预测学》在易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它以中国古代《周易》理论为基石,运用归纳推理的手段,尝试探寻宇宙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并据此预测同类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方向与结果。该书系统阐述了诸如八卦六爻预测、梅花易数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还涉及天气、国运、命运、宅运等不同对象的预测内容,将古老的《周易》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众多对易学和预测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的大门。

《周易与预测学》三个月共读计划一、计划目标

通过三个月的共读,深入理解《周易与预测学》的核心内容,掌握基本的预测方法和易理知识,学会运用书中理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提升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和感悟能力。

二、共读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基础认知(第 1 - 4 周)

第一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周易与预测学》的前言和第一章《周易》概况,了解《周易》的起源,包括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的基本概念,以及河图、洛书与《周易》的关系,同时明晰《周易》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周三至周四:阅读第二章卦理概要,掌握六十四卦的排列规律,理解卦象、卦位、爻象爻数、爻位等基本概念,探究元亨利贞、吉吝厉悔咎凶等卦辞爻辞含义,学习大衍之数的运用。
周五至周日:对本周阅读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绘制思维导图,将《周易》概况和卦理概要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串联,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对本周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疑问,与其他共读伙伴交流探讨。
第二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三章八卦与现代科学,思考八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分析书中关于八卦与科学的观点,探讨八卦在现代科学语境下的意义,以及如何从科学角度去理解古老的八卦理论。
周三至周四:阅读第四章八卦与信息预测,学习人体与信息的关系,理解八卦如何与信息预测相结合,尝试分析生活中一些信息现象与八卦原理的潜在联系。
周五至周日:结合本周阅读的八卦与科学、八卦与信息预测内容,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如天气变化、人际关系等,运用八卦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分析,并在共读群内分享分析过程和结论,接受其他伙伴的点评和建议。
第三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五章八卦预测方法,详细学习摇卦法、六十四卦爻象全图,掌握浑天甲子定局、安世应法、诸爻持世等方法,深入理解八卦的运算方法,包括体用互变法等。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六章纳甲,熟悉纳甲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六亲应用、诸神论、五行生克、动变、四时生旺等相关知识,明白这些概念在纳甲预测体系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周六至周日:根据所学的八卦预测方法和纳甲知识,进行简单的摇卦实践(可使用铜钱等工具),记录摇卦结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解读,并将实践过程和疑问分享到共读群,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四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七章六亲应用至第十一章的内容,深入学习六亲在不同预测场景中的应用,了解诸神论中各种神煞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五行生克在预测中的具体运用,理解动变、四时生旺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周三至周四:复习本周及前几周关于八卦预测方法、纳甲、六亲、诸神、五行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比不同概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记忆。
周五至周日: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小型研讨活动(根据共读群体实际情况选择),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在这四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以及对某些知识点的独特见解,共同解决疑问,加深对基础内容的理解。
第二阶段:方法研习与案例分析(第 5 - 8 周)

第五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二章反伏、归游与卦身至第十四章自然界方面的信息,学习反伏、归游卦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卦身的概念和判断方法,重点学习如何运用八卦预测天气、年时等自然界信息,分析书中给出的相关预测案例。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十五章终身运气,学习以生时之卦定终身运气的方法,了解预测终身运气的原理和要点,分析不同卦象所代表的终身运气趋势。
周六至周日:根据自己的出生时间,尝试运用书中方法起卦,预测自己的终身运气趋势,并与共读群内伙伴分享结果和分析过程,同时参考他人的案例,对比不同结果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第六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六章学业、事业,学习预测升学、功名、事业发展的方法,分析爻象、六亲、神煞等在学业和事业预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书中给出的实际案例,总结成功和失败的事业、学业预测案例的特点。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十七章婚姻,了解预测婚姻的方法,包括预测婚姻的好坏、配偶方向等内容,分析婚姻预测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世应爻、六亲等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周六至周日:收集身边朋友或家人的婚姻、学业、事业相关信息(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过程。
第七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八章子嗣至第二十章财运,学习预测子嗣的优劣、临产情况,掌握预测求财、生意成败的方法,分析财运预测中五行生克、六亲变化与财运的关系,研究不同卦象组合所代表的财运状况。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二十一章讼失至第二十二章病、伤,学习预测官讼、失物、疾病、伤灾的方法,了解在这些预测场景中如何运用卦象、爻辞、神煞等进行判断,分析不同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周六至周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寻找丢失物品、预测近期健康状况等,运用本周所学的各种预测方法进行实践预测,记录预测过程和结果,并在共读群内分享,与其他伙伴交流预测的准确性和改进方向。
第八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二十三章房屋,学习运用爻位论住房吉凶、六亲论房屋吉凶、世应爻论房屋吉凶、六神论房屋吉凶等方法,分析房屋风水与卦象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通过八卦预测改善房屋风水。
周三至周四:复习本周及前几周学习的各种预测方法和案例分析内容,对不同预测领域(如婚姻、财运、健康等)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周五至周日:组织一次案例分析大赛,每位共读参与者提供一个自己运用《周易与预测学》知识进行预测的完整案例(包括问题背景、起卦过程、分析过程、预测结果以及实际验证情况),在群内进行展示,由其他伙伴进行打分和点评,评选出优秀案例,并邀请案例提供者分享经验和心得。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与总结提升(第 9 - 12 周)

第九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附录一用八卦预测信息的必要性与事例至附录三占卜者,分析附录中给出的各种八卦预测信息的实际事例,深入理解八卦预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探讨占卜者在预测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周四至周五:对全书进行整体回顾,梳理从《周易》基础理论到各种预测方法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知识脉络,查漏补缺,强化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
周六至周日:选择一个复杂的生活场景或问题,如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个人重大人生选择等,综合运用书中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预测,并撰写详细的分析报告,在共读群内分享报告内容,接受其他伙伴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周
周一至周三:开展专题讨论,如 “《周易与预测学》中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如何将《周易》预测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相结合” 等,每位参与者提前准备资料,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拓宽对《周易与预测学》的认知视野。
周四至周五:结合专题讨论内容,以及自己在共读过程中的感悟,撰写一篇关于《周易与预测学》学习心得的文章,文章内容可以包括对《周易》智慧的理解、对预测方法的应用体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等方面。
周六至周日:在共读群内举办学习心得分享会,每位参与者依次分享自己的文章内容,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升对《周易与预测学》的理解和感悟。
第十一周
周一至周三:组织模拟预测实践活动,设定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预测场景(如未来市场趋势、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变化等),参与者分组进行预测,每组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预测结论。
周四至周五:对模拟预测实践活动中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预测准确和不准确的原因,进一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预测方法和思维方式。
周六至周日:邀请专业的易学研究者或对《周易》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进行线上讲座或交流活动,参与者提出自己在共读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和困惑,向专家请教,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第十二周
周一至周二:对整个三个月的共读计划进行全面总结,回顾共读目标的完成情况,梳理自己在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的成长和收获,制定未来继续深入学习《周易》及相关知识的计划。
周三至周四:在共读群内开展感恩分享活动,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在共读过程中的感动瞬间、对其他共读伙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对共读活动组织者的建议和意见,增强共读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奖项设置
举办共读结业仪式,对在共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参与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如颁发 “优秀共读学员” 证书、赠送与《周易》相关的书籍或文化礼品等,为本次共读计划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五章 八卦预测方法
第一节 预测方法及其发展
我国用于人体信息预测的方法很多,有:八卦,批四柱,大六壬,小六壬,紫微斗数,铁板神数,流星赶月……等, 这些方法虽然有神秘的一面,但又包含着极深的科学理论,应当大力开发,去伪存真。
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不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且是流派多,方法多。如常见的有以"钱代著法"即"六爻"预测法,按时间起卦法,方位起卦法,字画,字数起卦法,奇门遁甲,奇门遁……等。奇门遁甲,奇门遁是高层次的预测方法,它在军事上有重要的用途。在《周易与预测学》讲,主要是讲述按 "时间起卦"和"六爻"这两个方法。
我国至今注解《周易》的书,有三千多种。但论述八卦信息预测方法的著作,也不计其数。自春秋以后,几乎朝朝代代都有这方面的著作问世,它为我国用八卦预测信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信息预测的方法,根据《山海经》中记载的观象占法,其时间可以追溯到比《周易》的产生更为远之的唐虞或重黎时代,那时预测的方法有观动物象,观植物象,观天象…。就拿观动物象来说吧,人们遇到
疑难之事,就用杀动物的方法来测吉凶,所以就 出现了动物骨象占,动物血象占,动物胆汁占…。如《后汉书 ,东夷传》记有"杀牛,以蹄占吉凶"。《论衡》有"猪肩 羊脯可以得兆"。还有用杀鸡等方法来占卜吉凶,如血艳, 骨鲜,胆汁亮而满,就是吉兆,否则就不吉,因此《周易》 的卦辞,爻辞中的不少取象,都来源于远古的象占。
由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因原来杀动物 的预测法,既造价高又费时,而出现了用烧龟甲来占卜吉凶 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看烧开龟甲裂纹的程度,就能预测 出行事的吉凶。因此《白虎通》中有记载:"龟千岁而灵,著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故历史上称为龟卜时代。
八卦的发明,是信息科学史上一大进步,它不仅只是方法的发明,而且为信息科学奠定了完整的理论基础。
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目前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就是《周易·系辞》中记载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著草占法。占筮时"用四九根著草,一分为二,经过"十有八变而成卦"后,按所得的卦象,根据卦象, 卦理,卦辞,动爻辞等断卦方法,定事情的吉凶与成败。从《左传·国语》等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占例来看,用著草进行起卦的方法,自春秋至唐朝,长达两千多年。
阴阳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用于八卦进行信息预测,这是信息科学史下又一重大的发明。有人说,阴阳五行学说用于占卜术是汉朝发明的,其实远在东周时期就开始运用五行学说了。
西汉时期,易学不论是理论还是"占筮"法都有很大的发展,在我国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占筮法的改进方面,首先是汉朝的经学家董仲舒大力推行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就有:"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预知吉凶"的记载。这应该说是西汉在占筮法上第一次改进。
西汉在 占筮法上第二次改进,就是大易学家京房,他在董仲舒推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明了著筮配"纳甲"的占卜方法。
"所谓 纳甲法,就是将六十四卦,按"八宫排列,每宫八个卦,由一经卦领首,八宫每卦有'世爻'、'应爻',再将天干地支 按一定规律排列于八卦的六个爻划中,以得的卦值地支五行,与遇卦本宫所属五行克而定出'六亲'即'父母''兄弟'、'妻财'、'子孙'、'官鬼'。此外还有'六神',即'青龙'、'朱雀'、'勾陈'、'螣蛇'、'白虎'、'玄武',以六神及天干地支所谓五行生克及占卦时日的生克推断卦占事的吉凶,而'世爻','应爻',为卦中之主,主要凭此二爻推断"。(《周易概论》)
京房的"纳甲"法,不仅只是方法的改进,而且在预测的内容上有更广阔的用途,测事具体,准确性高,这是八卦预测法上又一重大创新,影响甚大,流传至今,其科学道理深奥,确实有认真研究的科学价值。
到了唐朝时期,在占法上,又发明了"以钱代著"法(《周易探源》> ,改革了延续三千多年用"著草"起卦的复杂方法。以"钱代著"法,就是用三个麻钱合扣两手进行摇卦,每摇一次, 把钱掷于桌上或地上,然后记下阴阳爻,共摇六次而成卦。八卦师就根据卦象,配以"纳甲","世应",或以"用神"互或以动爻的五行生克和参照卦辞,爻辞决断吉凶。
"以钱代著"法,是我国诸法之大成,它不仅是我国当前最有权威的大宗之法,而且不少西方国家也极为重视此法的应用与研究。
宋朝的天文学家、易学家、八卦大师邵康节, 对我国的易学研究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运用八圭卜进行信息预测方法上,有很多的发明与创造。其中按年、月、日、时的起卦方法,就是他发明的。他把年、月、日、时的数用加、减、乘、除的方法,装入卦中,列出卦象,求出动爻,根据八卦阴阳五行排列,以"体用"生克的方法,兼用《周易》占辞来决断凶吉。
邵康节发明这个起卦法,在后世影响很大,也是我国当前普遍应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同样受到国外的学者的重视,日本就很重视对此法的研究,近年出版的《梅花秘传》一.书,实际上就是以邵康节《梅花易数》为基础而写的。
"以钱代著"法虽我国的大宗之法,但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有事者必须亲自来摇卦才能预测信息,测得准,而远道有事者不能来,就无法预测。邵康节的按时间起卦法,就弥补了上述不足之处,不管多远,是国内国外,只要把发生事体的准确时间,或者准备在以后某年、月、日、时要办事的时间邮来,就可以起卦预测,得到准确的信息结果。
"极数知来之谓占"(《系辞》)。以上方法,不管是"著草占筮"法,"以钱代著"法,还是按"时间"的起卦法,都是以"数"为依据而成卦的。所以有"数"则有占,有"占"则有象,有"象"则有理,因此八卦是数学的表现与应用,是象的象征。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用数学表示的时候,才能被最后称为科学"。我们的祖先,发明八卦来测信息,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且恰恰相反,是对天命论,封建迷信的否定,表现了我国人民爱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先进思想,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如觉得此打卡内容还不错,可以留个脚印为TA免费赠送1颗爱心

共计 0 个点评
点评人 点评时间 评语
  • 44打卡
  • 45天数
  • 0脚印
  • 0点评

当前活动打卡动态

最新活动

处理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