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说明
作者简介:
邵伟华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易学研究者,1936 年 12 月出生于湖北鄂州市,为宋朝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 29 代子孙。他人生经历丰富,涉足工、农、商、兵、党、政等多个领域,后投身于易学、四柱、建筑风水以及破译人类命运基因密码等易学领域的深入探究。

1987 年起,邵伟华活跃于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发表多篇论文。1989 年,他成为国际易经学会会员。1991 年,应邀前往新加坡、泰国讲学,荣获新加坡授予的 “易坛泰斗” 荣誉称号,并于同年被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1993 年,他在湖北创建了 “鄂州市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4 年,创立广东邵伟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995 年,他被列入《世界十大异功奇人》。此后,他在 1996 年创刊了中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学术杂志,同年 12 月召开了中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 “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1997 年,他被列入《世界名人录》。1998 年 11 月 8 日,邵伟华与夫人陈园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联合国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同年被列入《世纪名流》。1999 年,他获得四项国家专利。2002 年 5 月 27 日,他向家乡捐献 40 万元人民币用于兴建寺庙 。

邵伟华的代表作有《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等。其中,《周易与预测学》在易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它以中国古代《周易》理论为基石,运用归纳推理的手段,尝试探寻宇宙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并据此预测同类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方向与结果。该书系统阐述了诸如八卦六爻预测、梅花易数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还涉及天气、国运、命运、宅运等不同对象的预测内容,将古老的《周易》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众多对易学和预测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的大门。

《周易与预测学》三个月共读计划一、计划目标

通过三个月的共读,深入理解《周易与预测学》的核心内容,掌握基本的预测方法和易理知识,学会运用书中理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提升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和感悟能力。

二、共读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基础认知(第 1 - 4 周)

第一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周易与预测学》的前言和第一章《周易》概况,了解《周易》的起源,包括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的基本概念,以及河图、洛书与《周易》的关系,同时明晰《周易》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周三至周四:阅读第二章卦理概要,掌握六十四卦的排列规律,理解卦象、卦位、爻象爻数、爻位等基本概念,探究元亨利贞、吉吝厉悔咎凶等卦辞爻辞含义,学习大衍之数的运用。
周五至周日:对本周阅读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绘制思维导图,将《周易》概况和卦理概要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串联,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对本周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疑问,与其他共读伙伴交流探讨。
第二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三章八卦与现代科学,思考八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分析书中关于八卦与科学的观点,探讨八卦在现代科学语境下的意义,以及如何从科学角度去理解古老的八卦理论。
周三至周四:阅读第四章八卦与信息预测,学习人体与信息的关系,理解八卦如何与信息预测相结合,尝试分析生活中一些信息现象与八卦原理的潜在联系。
周五至周日:结合本周阅读的八卦与科学、八卦与信息预测内容,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如天气变化、人际关系等,运用八卦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分析,并在共读群内分享分析过程和结论,接受其他伙伴的点评和建议。
第三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五章八卦预测方法,详细学习摇卦法、六十四卦爻象全图,掌握浑天甲子定局、安世应法、诸爻持世等方法,深入理解八卦的运算方法,包括体用互变法等。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六章纳甲,熟悉纳甲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六亲应用、诸神论、五行生克、动变、四时生旺等相关知识,明白这些概念在纳甲预测体系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周六至周日:根据所学的八卦预测方法和纳甲知识,进行简单的摇卦实践(可使用铜钱等工具),记录摇卦结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解读,并将实践过程和疑问分享到共读群,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四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七章六亲应用至第十一章的内容,深入学习六亲在不同预测场景中的应用,了解诸神论中各种神煞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五行生克在预测中的具体运用,理解动变、四时生旺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周三至周四:复习本周及前几周关于八卦预测方法、纳甲、六亲、诸神、五行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比不同概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记忆。
周五至周日: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小型研讨活动(根据共读群体实际情况选择),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在这四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以及对某些知识点的独特见解,共同解决疑问,加深对基础内容的理解。
第二阶段:方法研习与案例分析(第 5 - 8 周)

第五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二章反伏、归游与卦身至第十四章自然界方面的信息,学习反伏、归游卦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卦身的概念和判断方法,重点学习如何运用八卦预测天气、年时等自然界信息,分析书中给出的相关预测案例。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十五章终身运气,学习以生时之卦定终身运气的方法,了解预测终身运气的原理和要点,分析不同卦象所代表的终身运气趋势。
周六至周日:根据自己的出生时间,尝试运用书中方法起卦,预测自己的终身运气趋势,并与共读群内伙伴分享结果和分析过程,同时参考他人的案例,对比不同结果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第六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六章学业、事业,学习预测升学、功名、事业发展的方法,分析爻象、六亲、神煞等在学业和事业预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书中给出的实际案例,总结成功和失败的事业、学业预测案例的特点。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十七章婚姻,了解预测婚姻的方法,包括预测婚姻的好坏、配偶方向等内容,分析婚姻预测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世应爻、六亲等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周六至周日:收集身边朋友或家人的婚姻、学业、事业相关信息(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在共读群内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过程。
第七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第十八章子嗣至第二十章财运,学习预测子嗣的优劣、临产情况,掌握预测求财、生意成败的方法,分析财运预测中五行生克、六亲变化与财运的关系,研究不同卦象组合所代表的财运状况。
周四至周五:阅读第二十一章讼失至第二十二章病、伤,学习预测官讼、失物、疾病、伤灾的方法,了解在这些预测场景中如何运用卦象、爻辞、神煞等进行判断,分析不同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周六至周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寻找丢失物品、预测近期健康状况等,运用本周所学的各种预测方法进行实践预测,记录预测过程和结果,并在共读群内分享,与其他伙伴交流预测的准确性和改进方向。
第八周
周一至周二:阅读第二十三章房屋,学习运用爻位论住房吉凶、六亲论房屋吉凶、世应爻论房屋吉凶、六神论房屋吉凶等方法,分析房屋风水与卦象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通过八卦预测改善房屋风水。
周三至周四:复习本周及前几周学习的各种预测方法和案例分析内容,对不同预测领域(如婚姻、财运、健康等)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周五至周日:组织一次案例分析大赛,每位共读参与者提供一个自己运用《周易与预测学》知识进行预测的完整案例(包括问题背景、起卦过程、分析过程、预测结果以及实际验证情况),在群内进行展示,由其他伙伴进行打分和点评,评选出优秀案例,并邀请案例提供者分享经验和心得。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与总结提升(第 9 - 12 周)

第九周
周一至周三:阅读附录一用八卦预测信息的必要性与事例至附录三占卜者,分析附录中给出的各种八卦预测信息的实际事例,深入理解八卦预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探讨占卜者在预测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周四至周五:对全书进行整体回顾,梳理从《周易》基础理论到各种预测方法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知识脉络,查漏补缺,强化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
周六至周日:选择一个复杂的生活场景或问题,如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个人重大人生选择等,综合运用书中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预测,并撰写详细的分析报告,在共读群内分享报告内容,接受其他伙伴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周
周一至周三:开展专题讨论,如 “《周易与预测学》中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如何将《周易》预测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相结合” 等,每位参与者提前准备资料,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拓宽对《周易与预测学》的认知视野。
周四至周五:结合专题讨论内容,以及自己在共读过程中的感悟,撰写一篇关于《周易与预测学》学习心得的文章,文章内容可以包括对《周易》智慧的理解、对预测方法的应用体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等方面。
周六至周日:在共读群内举办学习心得分享会,每位参与者依次分享自己的文章内容,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升对《周易与预测学》的理解和感悟。
第十一周
周一至周三:组织模拟预测实践活动,设定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预测场景(如未来市场趋势、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变化等),参与者分组进行预测,每组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预测结论。
周四至周五:对模拟预测实践活动中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预测准确和不准确的原因,进一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预测方法和思维方式。
周六至周日:邀请专业的易学研究者或对《周易》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进行线上讲座或交流活动,参与者提出自己在共读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和困惑,向专家请教,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第十二周
周一至周二:对整个三个月的共读计划进行全面总结,回顾共读目标的完成情况,梳理自己在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的成长和收获,制定未来继续深入学习《周易》及相关知识的计划。
周三至周四:在共读群内开展感恩分享活动,每位参与者分享自己在共读过程中的感动瞬间、对其他共读伙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对共读活动组织者的建议和意见,增强共读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奖项设置
举办共读结业仪式,对在共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参与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如颁发 “优秀共读学员” 证书、赠送与《周易》相关的书籍或文化礼品等,为本次共读计划画上圆满的句号。
《周易与预测学》 下
六爻预测法

第六章 纳 甲
第一节 摇卦法
前文已讲过,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很多,六爻预测法,是我国的大宗之法。六爻预测的方法,就是以 三个麻钱,用双手合扣,共摇六次而成卦。
摇卦时,首先将三个铜钱(乾隆钱最佳)平放于手心,两手合扣约一分钟,使铜钱的电磁场和人身的电磁场相通。天下之事无不从心动,心动信息则发。所以脑子只 准专想所要预测之事,此为集中意念,向外发信息。只有问事人的意念集中,铜钱才能通过信息反馈,正确地,真实地 反映出铜钱的阴阳排列。铜钱共摇六次,并记下每一次的爻象。
铜钱的用法,有字的一面为交,无字的一面为背。三个铜钱中只有一个背,则记为"、",为单为阳,有两个背记为""",为拆为阴,三个背画一圈"O",为重为阳,三个字记为"x",为交为阴。
有圈的仍为一点,有"x"的仍为两点。有"O"的谓阳动,有"x"的谓阴动。"O"和"x"为卦中之动爻。动则有变,阳动变阴,阴动变阳。一卦之中六个爻全动,则全变;六个爻都不动,则不变。一点为少阳,二点为少阴,一圈为老阳,主过去之事;一"x"为老阴,主未来之事。
圈为动爻,"x"为变爻。
现摇一卦为例:
外[x 上爻 一x 为两点为阴
、五爻 一点 为单为阳
卦O四爻 一圈 为一点为阳
内" 三爻 两点 为拆为阴
"二爻两点 为拆为阴
卦O 初爻 一圈 为一点为阳
点卦时, 由下至上,排卦名时,由上往下。此卦内卦为震,外卦为兑,是金上木下,为《泽雷随》卦。

第三节 浑天甲子定局
本章主要讲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天干地支排列规则,掌握了这些排列原则,就能快而准确地排列出六十四卦中每卦六个爻的天干地支排列序。
一、八卦纳支法
乾内卦:子水,寅木,辰土。
坎内卦,寅木,辰土,午火。
艮内卦:辰土,午火,申金。
震内卦,子水,寅木,辰土。
巽内卦:丑土,亥水,酉金。
离内卦,卯木,丑土,亥水。
坤内卦:未土,已火,卯木。
兑内卦:已火,卯木,丑土。
乾外卦,午火,申金,戌土。
坎外卦:申金,戌土,子水。
艮外卦,戌土,子水,寅木。
震外卦:午火,申金,戌土。
巽外卦;未土,已火,卯木。
离外卦,酉金,未土,已火。
坤外卦:丑土,亥水,酉金。
兑外卦:亥水,酉金,未土。
以上八卦,乾、震两卦六个爻中的地支排列相同。其六爻中的地支排法,是隔位而排,由下往上排。如乾卦初爻子水,二爻寅木,三爻辰土,四爻午火,五爻申金,上爻戌土。其它卦仿此。乾、坎、艮、震为阳卦,阳卦的地支是顺排。巽、离、坤、兑为阴卦,阴 卦的地支是逆排,其法也是由初爻往上排。知道各爻的五行排列,就能正确掌握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法则,是断准卦的重要环节。
在纳支法中,《乾》卦为什么纳子、寅、辰、午、申、戌?《坤》卦为什么纳 未、已、卯、丑、亥、酉?古人在论"爻辰"时,把《乾》、《坤》二卦十二个爻对应一年十二个月,这在《周易概论》中讲得极明:"所谓'辰'系指《乾》《坤》两卦十二爻当十二辰,又将此十二辰分十二月。即《乾》初九爻当'子',为十一月,九二爻当'寅',为正月,九三爻当'辰',为三月,九四爻当'午',为五月,九五爻当'申',为七月,上九爻当"戌",为九月。《坤》卦初六爻当'未',为六月,六二爻当"酉",为八月,六三爻当亥,为十月,六四爻当"丑',为十二月,六五爻当'卯',为二月,上六爻当'巳',为四月"。根据十二爻辰的原则,所以《乾》初爻起子,隔位而定爻次;坤卦初爻起未,隔位而定爻次。但坤卦的爻次排列与古论不符,这是因为坤卦是阴卦,它的初爻排列是逆转而至,其地支值月并没有变。
至于六子卦,震、坎、艮,巽、离、兑各爻的地支次序,也都是有一定之规可循的。因震、坎、艮是阳卦,顺转,故震卦初九爻起子,坎卦初六爻起寅,艮卦初六爻起辰。按其三卦初爻的排列,正是乾内三爻的子、寅、辰。所以震卦是长男,取乾之初爻为初爻,坎卦是中男,取乾之二爻为初爻;艮为少男,故以乾之三爻为初爻。
巽、离、兑三阴卦初爻的排列顺序较为复杂。它不仅是爻次的逆转,而且爻位和卦的次序上也完全相反。其卦初爻次序是兑、离、巽。兑为少女,按阴卦逆数之原则,取坤之初爻为兑的上爻,故兑卦上六爻起未土,离是中女,取坤之二爻为上九爻,故离之上九爻为已火,巽为长女,取坤之三爻为上九爻,故巽卦上九爻为卯木。各爻次从上往下,隔位排列。

如觉得此打卡内容还不错,可以留个脚印为TA免费赠送1颗爱心

共计 0 个点评
点评人 点评时间 评语
  • 55打卡
  • 56天数
  • 0脚印
  • 0点评

当前活动打卡动态

最新活动

处理中,请稍后....